桌球領域的博大精深,也是近年來的興趣鑽研才慢慢體會出來的
一般來說,可以將桌球運動的範疇大略分成三大部份來討論,那就是技術、器材及其他,以下說明:
◎技術:
範圍包括了對觀念、動作、打法、步法、單項技術、結合技術、戰術、規則、體能及心理層面>>>等
觀念可以說明對桌球整個物理原理的瞭解,譬如五項因素;
動作不光只是手部的揮拍動作而已,而是從眼睛盯球、判斷球到腳步移位,到要在那一個時間點去揮拍擊球、還原及銜接下一板,可以參考四個擊球步驟;
單項技術指得是殺球、拉球、搓球、發球、削球>>>等擊球方式的養成;
結合技術是指結合兩種《含以上》的單項技術所形成之套路,如發球搶攻、左推右攻>>>等;
打法可以和戰術一併討論,本身是那種握拍方式、右手or左手、貼什麼型式的膠皮,打法是近台快攻、快弧、弧快、弧圈、全能or削球,而對手又是為何ㄋ?
步法可分為單步、併步、跨步、交叉步>>>等!
規則即是桌球運動的遊戲規則,當然要瞭解且遵行之~~~
體能,桌球運動很重視腳力的訓練,可以藉由跑步或跳繩來訓練;而雖然一場桌球比賽在半小時內都可以完成,耗費的體力與其他運動相比算是小兒科,不過在場上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也是需要充沛的體力來維持的!
心理層面考驗到選手的抗壓程度,如何頂得住比賽時緊繃的壓力而能夠堅持守住戰果或反敗為勝!
◎器材:
毫無疑問,桌球運動對器材的龜毛程度是所有運動中的翹楚ㄚ,球拍的型式分直拍及橫拍兩種握法,材質分為單板及不同夾數的合板,用檜木或夾板或加入碳纖、玻纖、鈦、鋁>>>等夾層!膠皮的型式分反膠、正膠、長膠及防弧膠,製造地又分中、日、德,再搭配上不同厚度、硬度的海綿!板及皮的搭配起來變化就有千百種了!其複雜程度也影響到了勝負之間的微妙變化!
另一方面,業餘球友也多愛玩拍及收藏拍,器材之間的討論也極為熱絡!
◎其他:
範圍很廣,不過我希望多著墨於球場之間的禮儀及文化,如與球友切磋或練習時該如何的將球遞給對方ㄚ,練習時的默契、看球時及play算球時該注意的地方,這些都是小細節,但是也很重要ㄚ
另一方面,或許會有朋友納悶為什麼桌球之中很少人在討論球星ㄚ,可能也跟台灣的桌球比賽少有轉播有關吧!而且坦白說圈外朋友如未親身的打過、迷過桌球,也還真不容易看得懂比賽場上瞬息萬變的變化ㄚ
我個人最佩服的球星為瑞典的華德納《J.O Waldner,又譯名瓦爾德內爾,人稱老瓦》,或許老瓦已經步入中年比不上年輕選手的身手了,但所佩服的是老瓦在桌球領域的成就及帶給世界上愛乒人士的影響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