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學星爺的電影“功夫”或是“少林足球”啦!而是我本身也蠻喜歡武俠小說的,而提到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到“金庸”這位大俠ㄚ!在國中的某一年寒假,其實我就K掉了所有的金庸小說了!不過年代已久,當中的很多故事情節已沒有辦法記得那麼清楚!但是我深深覺得,金庸小說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其實有很多可以套用在桌球原理的解釋上,以下就是我個人整理的小小心得:
一、亢龍有悔:
還記得射鵰英雄傳中的主角郭靖,其成名的武功就是“降龍十八掌”,而當北丐洪七公傳授第一招“亢龍有悔”時,遇到了老對頭參仙老怪梁子翁,郭靖單靠初學成的一招亢龍有悔就讓梁子翁吃足苦頭!亢龍有悔是一招招式極為簡明而勁力精深的武功,解釋於桌球場上可以說明“起板”“上手”的重要性,正所謂“攻擊就是最好的防守”,無論來球為何,如果能有辦法先搶一板上手,不就好像打出“亢龍有悔”一般,對方只有擋的份而已!
二、化繁為簡:
這就要舉金庸小說裡最常跳上螢幕的兩大主角“郭靖”與“楊過”來比較了!郭靖是楊過的父字輩,成名的絕招為“降龍十八掌”,年少時師承於江南七怪,當中也曾受過全真派馬鈺道長指點過內功的調習吐納,也無意中獲得了九陰真經,但是成為真正的高手還是在練成“降龍十八掌”之後;而楊過所學之雜可說是金庸群俠之最ㄚ
,當今五大高手,中神通的全真劍法;與東邪黃藥師成為忘年之交,傳授玉蕭劍法、落英神劍掌及彈指神通;拜西毒歐陽鋒為乾爹,習得了蛤蟆功及逆練九陰真經;無意中也習得了北丐洪七公的打狗棒法,另外還會古墓派的武功!當今高手除了南帝的一陽指、老頑童周伯通的左右互搏,以及降龍十八掌未習得之外,幾乎所有武功都會了!但是所學如此廣博的楊過還是無法如郭靖一樣成為絕世高手,而當楊過斷臂自習悟出“大巧不工”的玄鐵劍法時,才能算是高手ㄚ!而當楊過成為人人景仰的神鵰大俠時,達到無劍的境界,將畢生所學融會貫通成十七路的“黯然銷魂掌”時!才算是達到了絕世高手的境界,而且還硬是比郭靖的降龍十八掌還少一掌!
其實這部份的解釋,可以說明為好的動作、打法是簡單而有效的!不難發現很多初學的朋友很喜歡將球切來切去、炫來炫去的,或者是動作中參雜了許多多餘的動作,這樣的打球方式既雜而又沒有威力!而不難發現真正的高手動作簡單、迅速、確實,不拖泥帶水,道理就是在此!
三、亦正亦邪:
不難發現幾乎金庸小說裡的主角,所習得的功夫都是亦正亦邪的,郭靖曾習得九陰真經當中的催眠大法、楊過曾習得蛤蟆功及逆練九陰真經、張無忌除會九陽神功之外,亦學了明教的乾坤大挪移及聖火令武功、袁承志除師承華山派之外,也無意中習得了金蛇郎君夏雪宜所留的碧血劍法>>>等!
其實這隱含說明了單靠正宗的武功是難以成為高手的,桌球的學習歷程當中,如果只是單純的在球隊或是一昧的練習正統的基本功而不出去接觸外界各式各樣的球路是無法打得很好的!我相信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四、獨孤九劍:
笑傲江湖裡風清揚傳授令狐沖獨孤九劍的那一段故事,一直是我相當喜愛也認為極富哲理的一段內容ㄚ!
一開始,風清揚就給令狐沖出了一個大難題,要他將「白虹貫日」「有鳳來儀」「金雁橫空」>>>等三十式華山劍法連在一起,而令狐沖雖都學過,但是出劍的方位與步法,卻無論如何也連不在一起!風清揚便說:『劍術之道,講究如行雲流水,任意為之。你使完那招『白虹貫日』,劍尖向上,難道不會順勢拖下來嗎?劍式中雖沒這等姿勢,難道你不能別出心裁隨手配合麼?』這在在說明了桌球場上“銜接”與“活用”的重要性!很多朋友喜歡一直拘泥於動作上的正確與否,而忽略了還原與銜接下一板;或是喜歡用相同的力道或路線去發球或是攻擊,這都是沒有活用ㄚ!
而風清揚傳授獨孤九劍時也是很絕ㄚ!光第一式「總訣式」就有三百六十種變化,有一堆劍訣等著要背ㄋ!而讀到這裡,看倌們一定很納悶為什麼才說完招式要活用,為什麼還要死背一堆劍訣ㄋ?其實這就說明了“基本功”的重要性!數學要能夠靈活運用,但也是要背熟九九乘法表才行ㄚ!桌球場上,一堆的理論及球路、想法,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還是無法付諸於現實的!聰明的您一定不難發現,令狐沖如果沒有從小一招一式的勤學苦練,遇到風清揚時,能練得成獨孤九劍嗎?我想這世界上任何傑出的成就,都是必需建築在扎實的“基礎”上的!